“异端是生活的诗歌,因此有异端思想是无伤于一个诗人的。”
——歌德
《新生》的第三期就像一个有着万千房间的庄园,而读者就是探索庄园的游客。 每个房间虽独立但又相互连接,就像每篇小说都是独立的个体,但或多或少会与其他作品产生联系。看到了后记,读者也即将探索完整个庄园了。
读完这一期,或觉得怅然若失,或觉得心满意足,又或觉得意犹未尽;好像看到了作者在房中写作的样子,好像从文章中看到了自己生活的影子。作为作者感受世间万物并将其化为文字,作为读者与作者展开隐秘的交流,交流对世界的感想。
看上去每个独自阅读的人都是孤独的,一个人捧着书,目不转睛地看着字,在喧 嚣的环境中更显得如此。但是文章可以成为链接读者与作者间的纽带和链接读者与读者间的纽带,独自读书的人并不孤独。
文章可以写给自己,写下自己的生活体验;文章可以写给亲人朋友,写下 自己的人生哲理;亦可以写给群众,写下自己对普罗大众的告诫。这一期从“ 人间草木”到“自心深处”,从一些平淡再到隐晦破碎的诗歌、散文和小说,想要让 读者体验不同风格的作品。“人间草木”收录了一些作者受日常经历所启发而写得恬 淡且反映现实生活的故事,而“静静的溪流”承载着作者们在体验时光流逝时引发的 感叹。“恶之花”中的小说尝试用一些更加紧凑、扣人心弦的故事探究人与社会、人 与自我的关系,而“昏暗的火”中的诗歌运用了隐晦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来呈现抽象 化的内核。最后,“自心深处”中的评论文呈现了作者在阅读完作品后的深思、讨论 和批评。
在拥有青春的时候就要感受它,不要虚度光阴。在拥有梦想的时候就要追逐它,不要惶惶不可终日。而在悄无声息的夜晚,能够再次提起笔,记录下当日当月的所思所想。再度翻看自己的作品时,那天的记忆便会涌上心头。
作者都像是走着自己的道路的堂吉诃德,他们能够看到一个庸众看不到的世界,一个充满着诗情画意的世界,也因此在他人眼中显得疯狂、不羁、妄想。但是,能像堂吉诃德一样为心中的信念奋斗一生的人难道不值得羡慕吗 ?